補鈣劑量偏小 多數學者推薦,預防骨質疏松癥的鈣元素攝入量要達到每日1000—1500毫克。目前我國生產的鈣制劑,大多數按照鈣鹽量標明劑量,而鈣鹽量與鈣含量相差很大。例如乳酸鈣每8克只含鈣量1克。補鈣的劑量,必須按鈣含量多少來補。比如常用的蓋天力和活力鈣片,鈣含量均為25毫克,也就是說如飲食補鈣達每天600毫克的話, 至少還需每天服蓋天力和活力鈣片24片(600毫克), 才能滿足老年人和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需要。補充其他鈣劑的原則也是一樣的,就是要根據廠家標明的鈣含量,而不是鈣鹽量,一般每天為600毫克。 如果劑量偏小,當然就收不到補鈣的效果。
鈣磷比例失調 在正常情況下,磷與鈣在骨中的比率為0.6, 即每3毫當量/升鈣就有2毫當量/升磷。鈣磷比例不合適,就會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。特別是磷的缺乏,會導致骨量減少。老年人由于攝入減少,加之對魚、肝、肉、蛋等含磷豐富的食物有恐懼心理,攝入不足,盡管補充了足夠的鈣,但由于沒有足夠的磷,鈣沉積并無明顯增加。鮮牛奶之所以對骨質疏松癥有利,就是牛奶中鈣磷比例適當,能達到鈣、磷雙補的作用。
食物成分不當 如果在補鈣的同時,攝入過多的含植酸、草酸、鞣酸的食物(例如菠菜等)和含脂肪酸食物(主要指豬油和肥肉),就會和鈣相結合而減少鈣的吸收。此外,一些優(yōu)質蛋白質(如牛肉、魚、海產品、瘦豬肉等),在腸道消化過程中釋放出的氨基酸,可使腸道酸度降低,并與鈣形成不易吸收的鈣鹽,也可減少鈣的吸收。所以在補鈣的同時,要避免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和影響,以減少鈣的丟失。
激素的影響 有多種激素可促進腸鈣的吸收,最主要的是活性維生D3。老年人的活性維生素D3水平偏低,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。補鈣的同時需補充活性維生素D3。 其他促進腸鈣吸收的激素還有:雌激素、雄激素、生長激素、降鈣素等。婦女絕經后,雌激素減少,腸鈣吸收減少,補充雌激素后可使腸鈣吸收增加,骨量增加。補充雌激素,宜在絕經后盡早開始,至少堅持至75歲。其他激素也可適量補充,以增加補鈣效果。當然,補充激素一定要在有經驗的醫(yī)生指導下進行。
戶外運動減少 活動過少可以導致骨質疏松或加速骨質疏松的發(fā)生。如果堅持戶外運動,每天接受陽光照射,甚至可不服活性維生素D3 。在我國,南方人較北方人骨含量高,這是由于南方較北方接受的陽光照射充足的緣故。
usana優(yōu)莎娜小編溫馨提醒:美國優(yōu)莎娜(USANA)活力鈣鎂片【美國版】可以防止未被及時吸收的鈣質在體內沉淀結石,增加吸收能力,排除多余鈣質;有效改善睡眠;幫助強健牙齒、骨骼,維持骨骼密度,補充骨骼所需營養(yǎng);調節(jié)舒緩抽筋、筋骨受傷、頸部僵硬、坐骨神經痛、車禍后遺癥等癥狀;嘗試從身體內在解決骨神經活躍度,從內在抵抗抑郁癥。適合處在生長發(fā)育期的兒童和青少年;骨質疏松,常感到關節(jié)疼痛、腰酸背痛腿抽筋者;痛經、更年期的女性;常偏頭痛、焦慮緊張眩暈者;愛運動健身、節(jié)食減肥的人群。